赞曰:中华民族五千年,上溯炎黄二帝传;
史料求真凭考古,金文甲骨字关连。
一、前 言
中华民族有位共祖黄帝,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;神农氏教民耕种,尝百草以治疾病,为中医鼻祖,这也是世俗知晓的事。但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,在黄帝之前还有一位炎帝,就知之较少,而这位炎帝与神农氏居然还是同一个人,可能就多有所疑。因此我们有必要从人、时、事、地、物的五大基础上,去探索合理的证据;这就寄望于过去的史料,能与现代考古出土的文物相契合,使二者像一件夹克外套的左右幅,必将中间连系的「时间拉炼」扣准,才能顺势拉合(注1),否则两不相应连结,上古史料欠缺考古实证,便永为传说或神话。本文即基此理念,试图从双方面搜出一些线索,或许有助征信。
二、炎帝神农的史料轮廓
先秦典籍有关炎帝神农的载述,确实很少,就如较早的《诗经》305篇中,根本不曾咏及炎帝神农甚至黄帝事迹。《管子》在〈封禅篇〉称炎帝曾到泰山封禅,又在〈轻重戊篇〉称神农在淇山之南种植五谷。而《周易》书中未见有「炎帝」称号,只在它〈系辞下传〉说过神农氏兴起,用木制作耒耜,教民农耕;神农氏过世后,便换黄帝治理天下。《春秋左传》记鲁昭公17年秋(公元前525年)之事,有郯子来朝,在宴会上,郯子说到黄帝是采用云彩来纪官名,而炎帝全用火来纪官名;又记哀公9年秋(公元前484年),称炎帝为火师,姜姓是他的后人。《孟子?滕文公》也见有许行倡说神农之道;《伦语》便不述及炎帝神农及黄帝,难道孔夫子是「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」(〈述而〉)?
《庄子》一书,有多篇提到神农,却不称炎帝;在〈盗跖篇〉中谓神农之世,民知其母,不知其父,与麋鹿共处,耕而食,织而衣,彼此无相害之心,这是崇高的道德标准;然而黄帝就不能致德,他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竟流血百里。在〈箧胠篇〉中还托言神农氏时,民结绳而用之纪事,甘而食,美其服,乐其俗,各安其居,与邻国不相往来,是很理想的治理之道。到了战国末期的《吕氏春秋》(公元前240年前后),则言炎帝为炎夏之帝,而黄帝为中央之帝,并多见神农之称。
秦亡汉兴之后,正史之传,便推司马迁着《史记》(公元前91年)为尊,在卷首的〈五帝本纪〉中,谓黄帝轩辕时候,因神农氏的后代子孙道德败坏,黄帝起而代之;后世唐代张守节为《史记》作〈正义〉的解说,引了晋武帝(公元265-289年)时皇甫谧着《帝王世纪》所述一段关于神农氏的史话,值得引出参考:
神农氏,姜姓也,母曰任姒,有蟜氏女,登为少典妃,游华阳,有神龙首,感生炎帝。人身牛首,长于姜水,有圣德,以火德王,故号炎帝。初都陈,又徙鲁。又曰魁隗氏,又曰连山氏,又曰烈山氏。
皇甫谧对神农氏的出生称号,一口气提了四种说法,似乎是对神农氏的姓姜,长于姜水云云持有怀疑。于是张氏〈正义〉接续引出《括地志》所云:
厉山在随州随县北百里,山东有石穴,曰昔神农生于厉乡,所谓烈山氏也。春秋时为厉国。
在晋郭璞《水经注》中,则既称炎帝长于姜水,后为姜姓,又称神农氏为三皇之一,姜姓,都于陈,因生于烈山,故号烈山氏。
以上列举史料对炎帝神农出生的故里,不外二说,一在姜水,一在烈山。按姜水在陜西关中平地西部,当岐水东过姜氏城而南流入渭河的一段便是(《水经》渭水注),所以炎帝神农属姜姓;一称烈山,是在湖北随州市之北,烈与厉音相通,故也是厉山,烈山氏也就是厉山氏,厉山之下有厉乡,古有厉国在此(《汉书?地理志》)。我们按五行方位及其属性解,姜水地处中原之西,属白;厉山却位于中原之南,属赤,亦属火,叠火为炎,所以炎帝生长于南方的厉山而称厉山氏,或烈山氏;又为火师,以火德而王,是炎夏之帝,用火纪其官之名,并有赤帝之号,都较生长于西方的姜水之说近理。
清道光戊子(公元1828年)王开琸纂辑《炎陵志》,据其引录,称炎帝烈山氏,在位120年崩,纳奔水氏,生帝临魁,凡八代才由轩辕氏取而代之;后来到宋太祖乾德五年(公元967年)始访得炎帝陵墓,在今湖南省东南之酃县康乐乡白鹿原(注2)。
按炎帝神农氏既曾在位120年之久,那么他当有140岁之龄,这似近乎神话,若真传了八代子孙,,依现今常情推算,至少就是200年,所以比较合理的说法,炎帝神农约是黄帝之前250年前的人。
至于炎帝活动的范围,史料所传有限,曾到山东的泰山封禅,在河南北部的淇水一带教民种植五谷;所谓都于陈,疑地在河南省东部,不过既以湖北的随州北地厉山为出生故里,死后陵庙厝在湖南省东南的酃县境内,则其活动范围当以南方的长江流域为中心,南北空间约1200公里之距,这是吾人所能获得较少神话的时空认知了。
三、黄帝的史料轮廓
述及黄帝事迹的先秦典籍,一如上章所引,大约在东周的春秋及战国之时,至少有《管子》、《易经系辞》、《春秋左传》、《国语》、《庄子》及《竹书纪年》等书,现择要综合译介如下:
黄帝在神农氏没落之后兴起(《管子?轻重篇》、《易经?系辞下传》、《庄子?山木篇》),初时定都有熊(《今本竹书纪年》);之后,势力日渐壮大,曾在阪泉战胜炎帝的子孙(《春秋左传》),又在涿鹿擒杀蚩尤(《庄子?盗跖篇》)。黄帝在位19年时,政令遍行天下,到过崆峒山,广成子教他放任无为而治天下的道理(《庄子?在宥篇》);同时,黄帝制定简明法律,百姓都能安心守法,于是各地人民相率归顺,无为而使天下治(《易经?系辞下传》、《管子?任法篇》)。在位20年时,看到天上五彩祥云,就用各色彩云制定官名(《春秋左传》、《今本竹书纪年》)。黄帝曾游赤水之北,又登昆仑的山丘(《庄子?天地篇及至乐篇》)。在位59年时,仁义远播,于是有外国人贯胸氏和长股氏前来臣服(《今本竹书纪年》),按或属西部边疆少数民族。黄帝在位100年时,曾经发生大地震,于是驾崩(《今本竹书纪年》),黄帝崩后,他的第八世孙虞舜和夏禹,先后治国,每隔五年都要隆重禘祭黄帝(《国语?鲁语》)。
以上引译内容,都出自2300年到2650年前之间约350年中的具体记载,黄帝的活动范围也有概念:其都邑有熊,约在今河南省新郑西北的黄水;而据《庄子》一书生花妙笔所述,黄帝曾北游赤水后登昆仑,即由陜北直上河套的阴山;向南则到了湖北和湖南交界的洞庭湖。
在《庄子》之后约250年的《史记》,便述及黄帝东至于海,西至空桐(崆峒山),四周空间约在今山东、甘肃、两湖及河北等省,未逾长江而南,其活动范围当以中原的黄河流域为中心,方圆约1500公里之幅;而崩后葬于桥山,即在陜西中部的黄陵县,盖自汉武帝远征朔方凯归,途中经此致祭黄帝(《史记、封禅书》、《汉书?武帝纪》),自是历代皇帝皆不忘谒陵祭祀,如今则是百姓年年朝圣。1998年4月5日清明节,余因出席在西安召开之「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」发表论文(同注1),并有幸随大会前往黄土高原祭陵,盛典备极隆重,民众鱼贯瞻仰黄帝陵及周围景观之恢宏壮丽,咸兴黄帝圣灵万古不朽之慨!
四、从商周古文字探索
先秦简册典籍,原皆东周各国大同小异之古篆文字所书,到了秦始皇34年(公元前213年)用李斯所作小篆定体统一天下文字时,所有古籍必即以小篆转译,其后再变隶体,至东汉章帝建初之时(公元80年前后)王次仲又创楷书文字,所有先秦典籍,才完全呈现楷书正体字的面貌。但简册古籍几经文字的改体传写,难免舛误错失,虽后世迭出饱学宏儒纷作注疏订正,终究还留一些存疑之憾;故现代学者最能信赖的,莫过于利用地下考古出土的商周古文字材料,作为直接证据,再校古籍追究古史。
基此理念,我们试从商周古文字来探索有关炎帝神农与黄帝的存在。这主要可分两大部份:其一,是近百年来,各地考古发掘而得的商周铜器,以及可能自汉代以来出土而传世至今的商周铜器,这些铜器可能至少有5000件是铸刻有金文(铭文)的,它们约略是距今3400年前即商代早期的后段,到2200年前即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前所使用的文字;我们据容庚编著的《金文编》中统计,将近有3800个金文单字(注3),若加上近20年来出土及民间传藏的新字,总数或近4000字之谱,其中经余辨出属于商代始用者,将近有900字之多。
如此大量铸刻有金文的铜器中,其具长篇史料记述者,在3200年前后的晚商时期,便有一件作为酒器的卣铭,铸有44字,现藏日本白鹤美术馆,它是迄今所见晚商最长的一篇金文记事;另有30字的「戌嗣子鼎」铭,及27字的「小臣俞犀牛尊」铭等(注4)。在西周及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,长篇铭文已不胜枚举,诸如西周早期成王时的「何尊」122字铭,西周晚期宣王元年(公元前827年)的「毛公鼎」500字长铭,它是商周时代最长的一篇铭文;其它如「散氏盘」357字铭。春秋中期晋文公(公元前636年即位)时「子犯龢钟」8件成套共132字铭(注5);战国早期「曾侯乙编钟」65件成套,合计3755字铭;战国中期「中山王铁足大鼎」469字铭,……。就用这将近4000个金文单字,记述了商周王公文武百官及属国王侯的诸多史事,但在3000年前的商代晚期,却只出现一个「帝」字,作为帝号之用,尚未见有「神」、「农」、「炎」、「黄」各字的踪迹;到了约2900年前后的西周时期,我们才找到它们,不过「神」字是称「百神」,「帝」字是指「上帝」而用,「炎」字则作地名之「郯」(在山东),「农」字多作人名,「黄」字可用作玉佩之称,也可喻老人发肤之色,并未见有「炎帝」、「神农」或「黄帝」之连称及观念。
独独到了战国中期的齐威王时(公元前357年),制作了一件食器「陈侯因齐敦」(齐威王名),铸铭79字,其中刻有铭曰:
皇考孝武桓公(齐桓公),恭哉,大谟克成。其惟因齐扬皇考,绍緟高祖黄帝,迩嗣桓、文,朝问诸侯,答扬厥德。
这就是唯一在2363年前(以今2006年上推)出现「高祖黄帝」之称的金文实录力证,也就是说当时的齐国人文,确有以黄帝为始祖的概念(注6)。
其二,是近世纪从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,发现的「甲骨文」,到1928年起才由公家机关发动,而由学者主持的正式考古发掘,先后掘获占卜并具刻辞的龟甲与牛胛骨,总数可在10至15万片之间(以整片及碎片合计)(注7),这些甲骨卜辞,都是商代晚期之初第一位王盘庚,首迁来此新建殷都,历经273年间的12位王,他们崇尚甲骨占卜迷信,几乎每天在王宫内临朝前,都要与太史、太卜等官员,先在内廷用龟甲或牛骨占卜出吉凶,然后遵照办政;所占问的事,内容繁杂,除国之大事如祭祀及征伐之外,还包括天文、地理、田猎、农耕、疾病、占梦及后妃生育等(注8),凡事惟求卜示决断;卜后便将所问及稍后是否应验的事,一一刻记在甲骨上的卜纹旁边备查,如此日积月累存作档案,成为殷商王廷一套完整的记事实录;待前王崩后,便将其所用甲骨卜辞档案掘窖埋葬,有的甚至将其管理甲骨文档案的人员,一并埋在甲骨堆中随葬,就像70年前(1936年),考古队在安阳发掘YH127坑的巨大贡献一样,经学者考证,竟然是殷王武丁一朝的17000多片卜龟字甲(碎片分计),其数量之大,乃占当时历次考古发掘字甲总数的78%,也就是殷朝12位王占卜所用龟甲,在每5片中,便将近有4片属武丁一王所用;而每片龟甲所刻卜辞的字数多寡不一,其最多者有一片刻上279字,此系刻记殷王武丁亲征,并调兵遣将,分头讨伐小邦的精彩实录(注9)。
总计晚商王朝在内廷刻录甲骨卜辞,记事存史的「刀笔字体」所用单字,将近3500个,惟惜至今可识之字还不及一半(注10);它们与同时期在各级臣民社会通行约900个金文,原属一种文字,只是金文系用毛笔书写而后铸出的正规字体,其笔画有圆转及象形的肥笔特征,甲骨文字却是王宫内廷专为契刻卜辞惯用的刀笔字体,其用刀横竖直冲,不免有遇繁减笔的简化文字,这在民间社会是难窥宫中刻字之真相的,故商代的大众化文字,无疑是以金文为代表(注11)。
尽管如此,我们今日仰赖考古发掘的伟大成果,反倒有幸看到殷商王朝之深埋窖藏档案的甲骨文字,在其所用的单字中,是有「炎」字,惜其连辞难解;而「帝」字有作祭名,具「天帝」的概念,也用为王天下者的尊号;「农」字有作「农示」,如农神,与后世祀社相似;「黄」字有作「黄尹」者,或属人名;「神」字仍未见(注12)。
以上略述商周两代文字,现存最多的两大主流实况,其在商代就都不见有「神农」、「炎帝」与「黄帝」的连称;这也就意谓3000年前的人,尚无追溯两位远祖的观念:而西周金文虽然增多,长铭记事连连,却是仍缺其证。难道中华民族传说中的两大远祖,只有到战国中期的齐威王,才落实一位「高祖黄帝」的存在?非也,因为当今各地考古发掘工作持续未断,地下长埋古文史料必将再现,吾人惟有拭目以待。
五、考古新知炎黄时代的四方文物
据前考炎帝早于黄帝约250年,而台湾「轩辕教」推算黄帝生于距今4741年(注13),加上黄帝在世或百年,则炎黄二帝的时代,便在5000年到4650年之间,今俗号称中华民族拥有5000年文化,则应包涵炎帝的存在才算具足。那么在此历史的时段里,近世的考古发现,又获得什么相应的文化遗物呢?
先说炎帝活动范围以南方之长江流域为主的出土文物:在长江中游的两岸,其西段以三峡之东,到洞庭湖北岸的江汉平原一带,有「屈家岭文化」(公元前3000-前2600年),当时民生用器,是泥质黑陶、灰陶和少量彩陶的装盛器;工具用石锄、石刀等,属于新石器时代(约公元前6000多年-前2000年)晚期偏早的产品;家禽生畜有鸡、猪、羊和狗,见于陶塑;也有代表权力的一件穿孔石钺,其上有朱绘的卷云纹;居民以种植水稻为主食(注14)。在长江下游,是大别山与安徽巢湖之间的江淮地区,有「薛家岗遗址」(公元前3200-前3000年)的三期文化,以夹砂的素面灰黑陶为主,有甑鼎套合的陶甗作蒸食用;石器有朱绘石钺,及一件朱绘多孔石刀,长达51.6公分,所绘是花果形图案;随葬品中的陶器最多,有一座墓中有30件玉器;主食亦系稻作。长江由巢湖再东下南京一带,是「北阴阳营文化」(公元前4000-前3000年),石器的磨光和穿孔技术都较高,小件玉器的制作较发达,死者口中有含玛瑙石子的。长江东出大海与钱塘江之间相夹的太湖地区,更是「良渚文化」(公元前3300-前2200年)荟萃之地,早期以轮制的磨光灰陶为主,有扁足鼎和袋足鬹等;玉器制作兴旺,品类在10种以上,从武进发掘的「寺墩遗址」(公元前2790年左右),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墓葬,其大量随葬品中,就有玉琮33件和玉璧24件,而最大的玉琮高达33.5公分,大玉璧的直径达26.2公分,足见此一地区崇玉之盛,手工艺的琢玉技术之精。在吴兴附近的「钱山漾遗址」(公元前3300-前2600年),早期即有大批竹篾编织物,以及丝麻织品与绢帛,当时养蚕业已兴。
当此同时,南方珠江流域广州北部的曲江县附近,也有生民活动,在其「石峡遗址」(公元前2900-前2700年)的墓葬中,有大量陶器、石器及精美的琮、璧、环、玦等玉器。甚至连西藏东部3100公尺的高原,在澜沧江上游昌都江边一处「卡若遗址」(公元前3300-前2100年),其早期遗物也见夹沙红陶,大型石器及镶嵌石叶的骨刀,还有精细的骨针、骨锥、骨饰等,吃的有粟子,牲畜有猪和牛等。
在南方长江流域分布的这些文化遗存,实际上已延伸到黄帝的时空环境,而黄帝活动以中原之黄河流域为主所广被的时空环境,也上涵了炎帝。黄河流域是以仰韶文化(公元前5000-前3000年)的彩陶为象征,可是炎黄二帝的出现,却已踏入仰韶文化的尾声,不过还能从洛阳西郊「王湾遗址」(公元前3390-前2390年)的「王湾二期文化」中,看到一些画有弯曲纹饰的彩陶盆;从陜县「庙底沟遗址」(公元前2900-前2800年左右),到早期「龙山文化」(公元前2780年)的时段,也仍有少量仰韶文化遗风的细泥红彩陶,而97%则属灰陶;工具则有单孔石刀和石镰,特别是有双齿的木耒作为农耕之用;家畜有猪、狗、牛、羊和鸡。
黄河流域下游,便是山东境内之「大汶口文化」(公元前4300-前2500年)的中期(公元前3500-2800年间),所用的彩陶器皿,是折腹罐形鼎、大镂孔圈足豆和深腹背壶等,纹饰除有早期的花瓣纹外,多用波折、方格及红色圆点纹;农业以粟为主,工具为有肩之石铲、石锛、石镐头或鹿角锄,渔猎则制骨器为用;随葬品以猪为盛,一墓中随葬有多达32头猪的下颔骨,可证猪是此地的财富表象;更有夫妻合葬,或妻妾殉葬之俗,死者佩戴精致的玉石饰物,也有玉铲、象牙器及近百件精美陶器的随葬。
黄河上游地区,与炎黄二帝同时的文明,则推甘肃兰州之南临洮的「马家窑遗址」(公元前3300-前2900年)到其晚期「小坪子期」(公元前2900-前2650年)的绮丽彩陶为代表,它们的风格与中原庙底沟类型紧密相关,有仰韶文化向西扩散的脉络可寻;彩陶器类多样,有碗、盆、瓶和罐等,纹饰用黑色粗笔画出大漩涡纹及大锯齿纹为主,也有蛙和变体鸟纹,展现强烈的地方风格。
在典籍史料和传说中的炎黄二帝,可能还未曾提到的东北辽河流域,早从8000年到5000年之间,就有奇特的文明在孳育发皇了。其继大量奇型怪状玉器的「红山文化」(公元前3500年)之后,是辽宁东部地区的「小珠山三期遗存」(公元前3000-前2500年),石器多数磨制,有弧刃双孔石刀、石斧、石鎌和穿孔石铲;手制的陶器多呈黑褐色,附加堆纹和划纹,有碗、钵、豆、壶、鼎和罐等;农业种粟,饲养猪、狗等家畜;渔猎有鹿、獐、海贝和鲸鱼等。
藉此考古出土实物的粗略大貌观想,则在炎黄二帝的时代里,差异较大的是:南方的炎帝和子民,以食大米为主,中原的黄帝和子民,则以食小米(粟)为主,而农耕用双齿的木耒犁土便少折损;相似的是衣着有丝麻,所用的器皿,以灰黑陶器为多,但黄帝之时彩陶仍不少;工具为石器,家畜有猪、牛、狗和鸡;狩猎与征战则用石斧、石镞并用竹木所制的竹弓、短棒及长棍系绑尖锐石器之类武器;死后佩饰用玉器,祭器有大石刀或玉琮玉璧等,既重视生活亦善敬灵魂。
六、结 语
事实上,炎帝神农与黄帝,迄今所见最早的史料及金文实录,都只出现在东周的春秋与战国时期,距今才约2600多年前后,真要上溯到炎黄二帝之世,可还有2300多年是空白,着实是远古莫测!可是今日吾人对5000年前的考古文物,却是各地博物馆可见,对远古人民生活状况,反倒历历在目;就如安阳殷墟甲骨卜辞刻字出土,对商代的先公先王之名,一一浮现,可上溯到3600年前商汤的名字,甚至还溯出「高祖夋(俊)」即帝喾之名(注15),《史记?五帝本纪》已载明帝喾是黄帝的曾孙,这便是今日端赖考古出土信物,起码已可上溯到4500年前的帝喾了。大地无私藏,只要有考古,便会有炎帝神农及黄帝信物的出现,先秦史料与考古实物,两者之间,终将用「时间拉炼」紧密扣准咬合的。
当考古新证对此尚无突破之时,但从汉武帝之祭黄帝陵,宋太祖之访修炎帝陵,也都是上千到两千年前的事;自是历年都隆祭不衰,史无可泯!于兹尤在炎帝出生之湖北随州厉山故里的神农胜迹,举行炎帝神农祭祀大典,乃我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五千年血脉与文化的薪传荣献,历久弥盛。
附注:
(注1)张光远:〈从考古展现黄帝时代的中国文明〉,《黄帝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讨论会文集》,页118-126,1998年4月讨论会,2001年3月出版。又见《故宫文物月刊》,185期,页62-79,1998年8月。
(注2)清?王开琸纂辑:《炎陵志》八卷之卷一〈帝祀〉,卷三〈陵庙〉,道光戊子(1828年)刊本;《中国祠墓志丛刊》收编,2004年10月。
(注3)容庚编著?张振林、马国权摹补:《金文编》,1938年9月,容庚原著;1985年7月摹补,据1984年6月张振林在本书「后记」中统计,引用器目共有3902器,其单字共有3772字,其同字而多体的「重文」,合计是20489个。
周法高主编,张日升、徐芷仪、林洁明编纂:《金文诂林》,共15册,见1894单字;又其〈附录〉4册,见单字1213字,合计3107字。1975年。
(注4)商代晚期「戍嗣子鼎」,高48公分,1959年在河南安阳后岗商代
祭祀坑出土,殉54人及海贝3堆。
商代晚期「小臣俞犀牛尊」(笔者订名),高23公分,1843年在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7器之1,美国旧金山亚洲博物馆藏。
(注5)张光远:〈西周重器毛公鼎〉,《故宫季刊》,7卷2期,页1-70,1972年冬。
张光远:〈西周七件长铭的铜器〉,《故宫季刊》,9卷1期,页41-64,1974年秋。
张光远:〈故宫新藏春秋晋文称霸「子犯和钟」初译〉,《故宫文物月刊》,145期,页4-31,1995年4月;又150期及158期皆有相关「补释」及「浅说」刊登。
(注6)张光远:〈从考古发掘与经籍古文的印证论有熊氏黄帝〉,《故宫季刊》,10卷1期,页23-33,1975年秋。
又:同注一。
(注7)董作宾:《甲骨学六十年》,页11,1965年。
(注8)胡厚宣:《甲骨学商史论丛》初集、续集,1944年。
姚孝遂、肖丁:《小屯南地甲骨考释》,1985年8月。
(注9)张光远:〈殷墟最炫丽的一片武丁大卜甲〉,《故宫文物月刊》,第279期,页84-93,2006年6月。又应邀出席2006年8月11日至14日,在河南安阳召开「2006年中国安阳庆祝殷墟〝申遗〞成功暨纪念YH127甲骨坑发现7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」发表之论文。
(注10)李孝定:《甲骨文字集释》,卷首,页141,载合计1765单字(不计重文75字);卷14附待考1583字,则合计有3348字。1965年5月。
(注11)张光远:〈论商代金文在中国文字史的地位〉,1994年1月,在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「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国际研讨会」发表,至1997年7月才出版,见该会《论文集》下册,页1053-1085。
(注12)同注10,李著,总数16卷,本文所涉关键各字,可藉其索引查得其解。
姚孝遂、肖丁:《小屯南地甲骨考释》,释「帝」,页74,1985年。
(注13)台湾的「轩辕教」,于1957年获准正式成立,每年4月5日大祭黄帝圣诞,其推算黄帝生于公元前2734年,距今2006年,已有4741年。
(注14)本文第五章所有举述之考古资料,皆出自《中国大百科全书?考古学》,1986年8月。
(注15)王国维:《观堂集林》卷第九之〈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〉及其〈续考〉,1923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