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0日,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,竹编艺人杨昌芹(前)和工人在创作竹编作品。
近年来,贵州省赤水市依托丰富的竹资源,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竹编产业,不断创新竹编的工艺和造型,产品畅销海内外。赤水竹编工艺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目前当地从事竹编生产的手艺人超过1000人,带动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。
新华社发(王长育 摄)
11月10日,在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,竹编艺人杨昌芹(中)和工人一起将竹编工艺品寄给客户。
近年来,贵州省赤水市依托丰富的竹资源,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竹编产业,不断创新竹编的工艺和造型,产品畅销海内外。赤水竹编工艺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目前当地从事竹编生产的手艺人超过1000人,带动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。
新华社发(王长育 摄)
贵州省赤水市复兴镇太和村的一名村民在晾晒竹丝(10月31日摄)。
近年来,贵州省赤水市依托丰富的竹资源,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竹编产业,不断创新竹编的工艺和造型,产品畅销海内外。赤水竹编工艺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目前当地从事竹编生产的手艺人超过1000人,带动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。
新华社发(王长育 摄)
11月9日,在贵州省赤水市一家作坊里,一名工人在制作竹伞骨架。
近年来,贵州省赤水市依托丰富的竹资源,大力引导农民发展竹编产业,不断创新竹编的工艺和造型,产品畅销海内外。赤水竹编工艺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目前当地从事竹编生产的手艺人超过1000人,带动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。
新华社发(王长育 摄)